扇子诗(其三十)

达摩一字无法,惠子五车著书。

透关九重见虎,离钩三寸求鱼。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翻译

达摩不着一字,惠施著作丰富。
深入禅定洞察一切,细微处寻求真理。

注释

达摩:佛教高僧,禅宗初祖。
一字:一个字,这里指文字表达。
惠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
五车:形容学识渊博,常用来比喻书籍多。
透关:深入禅定或理解。
九重:极言层次深奥。
见虎:洞察真相或大彻大悟。
离钩:比喻寻找事物的关键或本质。
三寸:极言细微之处。
求鱼:寻求真理或目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三十》。诗中通过对达摩和惠子的引用来表达了禅宗“不立文字”的思想,以及个人对于生活智慧的追求。

“达摩一字无法”,指的是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他不依赖于书面语言,而是直接以心传心,强调实践与体悟。这里的“一字”可以理解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法,而“无法”则表明这种智慧超越了言语的局限。

“惠子五车著书”,则是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又称庄子或庄周)的好友惠施。这里的“五车”形容书籍之多,意味着惠施通过广泛的写作来传播他的思想和智慧。

“透关九重见虎”,此句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或深奥知识的追求。这里的“透关”指的是穿越或突破障碍,“九重”则强调了这些障碍的复杂与艰难,而“见虎”暗示了在不断努力之后,终于领悟到某种深刻的真理,犹如突然之间遇到了那只潜伏的猛虎。

最后一句“离钩三寸求鱼”,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于生活智慧和知识的渴望。这里的“离钩”指的是一种捕鱼工具,而“三寸”则强调了这种工具的精巧和细致。“求鱼”则是对知识和智慧无限追求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知识与真理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扇子诗(其十六)

冷热衰盾之日,清和夷惠之风。

天运自有常度,世态人情不同。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扇子诗(其二十九)

先睡也须先觉,多文也须多学。

如此没量大人,不知可畏可藐。

形式: 六言诗

扇子诗(其二十七)

竹影千林一族,此中孝子门家。

释老曾经抱送,诗书便是生涯。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扇子诗(其二十三)

隐几今昔两个,卧床左右一边。

正要脚根著地,莫教火焰烧天。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