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观堂卷

嘿处在林居,沈冥遗世荣。

大哉灵台妙,止水湛澄凝。

括囊视群动,扰扰纷自营。

细草沿虚砌,佳木荫前庭。

虑空念乃息,欲净理益明。

如何驱驰子,终日沽其名。

清尊有醇醪,幽居无俗情。

醉来澹忘言,养晦乐馀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静观堂卷》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首句“嘿处在林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林中的宁静心境。接下来,“沈冥遗世荣”进一步强调了他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

“大哉灵台妙,止水湛澄凝”运用了道家的比喻,将心灵比作清澈如止水的灵台,展现了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括囊视群动,扰扰纷自营”则批评了世人忙于琐事,自我经营,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

“细草沿虚砌,佳木荫前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出静观堂的环境之美,增添了隐逸生活的闲适气息。诗人通过“虑空念乃息,欲净理益明”表达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最后四句“如何驱驰子,终日沽其名。清尊有醇醪,幽居无俗情”直接劝诫那些忙于追逐名利的人,暗示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否定。结尾处“醉来澹忘言,养晦乐馀生”则流露出诗人借酒消愁,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望方山有怀

兹山如匣印,整特临都门。

傍顾众峰少,遥依钟阜尊。

烟岚结空翠,泉石生清芬。

木秀泽时雨,鹤归投暝云。

幽栖绝俗士,游衍皆仙群。

不见谢康乐,我怀谁与论。

形式: 古风

读道书作

疏林过微雨,绿叶当窗垂。

缅彼古仙者,秘言良难窥。

昼观探其赜,中夜梦见之。

玉色龙凤质,金章鸾鹤姿。

称云瑕丘仲,亹亹示端倪。

玄理贯而彻,素心欣以怡。

伊余烟霞性,早岁慕无为。

惊悟但虚室,飙轮那可追。

形式: 古风

谒赵文节公祠堂

烈焰不容熄,玉石俱凋伤。

宗社震荡中,大地多傍徨。

国祚倏云移,成命真靡常。

兴替虽有数,节槩焉可忘。

明公倅大郡,派系分天潢。

英气凌云霄,高操横秋霜。

俎豆固所闻,军旅非所长。

守土职攸重,固当死封疆。

小君贤伉俪,秉志与颉颃。

岂伊粉黛姿,乃有铁石肠。

所以颠危际,赖之植三纲。

精忠媲卞壸,庙貌俨相望。

义比华嵩峻,名齐日月光。

英魂在帝傍,时复临旧乡。

何代烈士无,岂独张睢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曾氏三贞堂

客行兰溪上,有屋甚炜煌。

借问谁所居,云是世节堂。

世节果何为,一门凛三孀。

三孀本一姓,婉娩金玉相。

父兄实佳士,夫子各才良。

于归期白首,中道俱沦亡。

韶华岂弗念,夙昔佩礼章。

捐生以相从,之死庸何伤。

此身宁足顾,老稚谁扶匡。

节义古所重,焉敢违纲常。

无贻九京羞,旌表非所望。

一孀逝已久,二孀政康强。

存者膺孝养,没者留芬芳。

而客闻此语,流涕忽沾裳。

寄言观风使,采之献明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