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又消受、江枫低舞。几遍清霜,落红盈路。

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怅花吹絮。

曾目送,春风去。往日倚楼人,早领略、芳容愁苦。

薄暮。望昏鸦宿雁,却向隔城烟树。

长亭载酒,道休负、别时言语。

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

奈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凄美景象。"江枫低舞"四字,以枫叶随风摇曳的姿态,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离别的氛围。"清霜落红盈路",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重,凋零的花朵铺满道路,显得凄凉而哀伤。

"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夕阳余晖映照在迷茫的山峦上,使得山色更加苍老疲惫,词人的情绪也随之低落,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怅花吹絮",借花飘散、柳絮纷飞,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离别的惆怅。

"曾目送,春风去",回忆起曾经在春风中依依惜别的场景,更增添了此刻的感伤。"芳容愁苦"描述了过去倚楼人的心情,暗示了深深的思念和痛苦。"薄暮"之后,词人眺望远方,只见归巢的乌鸦和南飞的大雁,更添离别后的孤独。

"长亭载酒"与"别时言语"呼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承诺,然而"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又流露出对旧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最后,"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以自然之景收束,落叶声如同雨打,象征着时光荏苒,人事如梦,词人的感慨之情愈发深沉。整体而言,谭献的《长亭怨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清末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4)

谭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丑奴儿慢

晴云做暖,如睡寒山初醒。

尚留得婆娑衰柳,忍记青青。

几点芦花,误看飞絮化浮萍。

霜林深处,残红未了,一样飘零。

浅水渺茫,画船归后,箫鼓都停。

问吹笛、楼头人去,记否丁宁。

省识春风,踏歌扶醉上湖亭。

而今依旧,青衫中酒,落照西泠。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摸鱼儿

悄无人、绣帘垂地,轻寒恻恻如许。

东风送暖衣才卸,还又绕楼疏雨。春好处。

怕落了梅花,便算青春暮。红儿笑语。

道薜荔墙根,鞦韆索下,芳草绿无数。

天涯远,不断行云去去。征鸿妆计休误。

红桥双屐芹泥滑,寂寞踏青游侣。

从闲阴,任折柳听莺,年少判虚度。怀人正苦。

更捲起重帘,芜烟漠漠,斜日暗南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用稼轩韵自题复堂填词图

唱潇潇、渭城朝雨。轻尘多少飞去。

短衣匹马天涯客,遥见乱山无数。留不住。

又只恐飘零,长剑悲岐路。旧时笑语。

待寄与知心,被风吹断,晓梦托萍絮。

瑶琴上,曲调金徽早误。深宫人复谁妒。

一弦一柱华年赋。但有别情吟诉。鸲鹆舞。

已草草青春,红袖归黄土。斜阳太苦。

独自上高楼,迷离望眼,不见送君处。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清平乐

东风吹遍。稚柳垂青浅。云树朦胧千里远。

望见高楼不见。楼前塞雁飞还。愁边多少江山。

忍把棉衣换了,玉梅花下春寒。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