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
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
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隔绝千里之外的故土和亲人的急切心情,信息难以得知,音信罕至,反映出当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
"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则透露了诗人通过江上的使者寄送家书或家中之物,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这种方式虽不能即刻见面,但能传递些许温情,是当时最实际的通讯方式之一。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诗人询问路途,愈发感到离别之愁深重,每遇到过往行人,都忍不住提及归期,但终究只是徒劳的叙述和渴望而已。
"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则将思念之情转向当前所处环境——蓟城北部,此刻目睹的是边塞上的鸿雁在天际盘旋,它们的叫声似乎也带着离愁,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寂寞。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是一篇传统的思念家园之作。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
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
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
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