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杨汝谐的《游蝙蝠洞》描绘了山中洞穴的奇特景象。首句“层峦才及半”展现了洞口所在位置高峻,仅能看到山峦的一半。接着,“怪石划然开”描绘了洞口处的石头形状独特,仿佛被刀削斧砍般陡峭分开。
“乱瀑垂岩牖”写瀑布从崖壁上倾泻而下,如同窗帘般悬挂在洞口,水流声潺潺,直达洞内的讲台,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生动的教学氛围。诗人通过“道心依湛寂”表达了洞内宁静的修行环境,只有道心的沉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人语落崔嵬”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连人的说话声在这样的高山上也显得微弱,仿佛落在巍峨的山岩上。最后两句“日暮云归岫,纷纷蝙蝠来”,以日落时分蝙蝠归巢的景象收尾,增添了洞穴的神秘感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蝙蝠洞的自然景观和宁静氛围,展现出诗人对山川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