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睦轩

蒋生作轩名尚睦,欲叙彝伦厚风俗。

一门大小总怡愉,不在华筵奏丝竹。

谁谓古来斯道敦,兄弟之间难具论。

汉谣尺布一斗粟,周公管蔡亦流言。

蒋生蒋生慎终始,行见高名照青史。

天边有客发长歌,泽国秋风鸿雁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尚睦轩》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蒋生以“尚睦”为轩名的深意与实践。诗中赞扬了蒋生致力于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旨在淳化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的高尚情操。

首句“蒋生作轩名尚睦”,点明了蒋生命名轩室为“尚睦”的初衷,体现了其对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视。接着,“欲叙彝伦厚风俗”,进一步阐述了蒋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推动社会上普遍遵循传统伦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门大小总怡愉,不在华筵奏丝竹”,这两句描绘了蒋生家庭内部温馨和谐的场景,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并非依赖于豪华宴席和音乐娱乐,而是源自内心的愉悦与相互理解。

“谁谓古来斯道敦,兄弟之间难具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蒋生行为的肯定,认为在古代就已倡导的兄弟友爱之道,在现实中却难以全面体现,而蒋生的行为则为这一理想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汉谣尺布一斗粟,周公管蔡亦流言”,这里引用历史典故,通过对比汉代的尺布一斗粟事件与周公与管蔡之间的流言,强调了蒋生行为的正直与高尚,不受外界非议的影响。

“蒋生蒋生慎终始,行见高名照青史”,诗人对蒋生持之以恒地追求和谐家庭关系和道德修养给予了高度评价,预示着他的美德将被后世铭记。

最后,“天边有客发长歌,泽国秋风鸿雁里”,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象征着蒋生的美德如同秋日鸿雁般传遍四方,激励着更多人追求和谐与道德。

整首诗通过对蒋生行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个人品德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家庭伦理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周处士哀诗

先生墓木今已拱,先生高名尚飞动。

新城山接富春山,只有祠堂对丘垄。

我知姓字三十年,江城读传心茫然。

节孝光华照天地,青史可书石可镌。

口诵法华亲寿益,掉头不受吴人辟。

请看齐云百尺楼,落日西风卷行迹。

形式: 古风

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

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

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

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

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

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

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形式: 古风

清源洞图为洁上人作

泉南佛国天下少,满城香气栴檀绕。

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

清源古洞尤绝奇,花酒仙人颜色好。

蜕骨岩连太碧霄,晋代青松三四抱。

高攀南斗不满寻,下视沧溟才一沼。

长年钟磬度寥寥,四月笙歌来扰扰。

青厓不雨飞白泉,紫泽未春生碧草。

鹤鸣洞口月苍苍,猿挂树枝风袅袅。

上方精舍秋叶红,山人不归萝屋老。

不须惆怅看画图,去去长歌海天晓。

形式: 古风

淮之水一首送别

淮之水,向东流,水流只载行人舟。

舟行如飞水如射,一日可到吴江头。

何不载此离情去,掷向天涯不知处。

濠梁有客今白头,望断孤云海天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