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为欧阳彦文晚年首次任职边疆县令而作的送别诗。欧阳彦文作为州里的资深学者,虽在年老时才获得官职,但诗中并未流露出一丝遗憾或不满,反而充满了对欧阳彦文的敬佩和祝福。
首联“往日高名动场屋,青衫未足称平生。”赞美欧阳彦文过去在科举考试中名声显赫,虽然他身着青衫,但他的才华和名声远非青衫所能完全体现。这里既是对欧阳彦文过往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未能在更早时期获得官职的一种惋惜。
颔联“一官曹掾当蛮徼,万里山河列汉营。”描述欧阳彦文即将前往边疆任职,面对的是遥远的边塞和辽阔的国土。这一联不仅点明了欧阳彦文新职位的地点,也暗示了边疆的险峻与挑战。
颈联“顾我老无投笔志,羡君今去走边城。”诗人自谦自己年老力衰,无法追随欧阳彦文的脚步,表达了对欧阳彦文即将踏上边疆之旅的羡慕之情。这里的“投笔”典故出自班超,原指弃笔从戎,此处借指欧阳彦文的边疆之旅。
尾联“边头已卧将军鼓,早晚书来说太平。”想象欧阳彦文到达边疆后,或许会面临战争的紧张局势,但最终会带来和平的消息。这不仅是对欧阳彦文个人能力的期待,也是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欧阳彦文的过去与现在,以及诗人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欧阳彦文勇于承担责任、为国效力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的深深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