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长出不得,短短出不得。
四大海不宽,藕丝窍不窄。
非耳目之所到,非心意之所及。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中的第三十五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长长出不得,短短出不得",意指超越常规的长和短都不足以描述或把握某种境界。接下来的"四大海不宽,藕丝窍不窄",比喻宇宙之大与微观之细皆无法限制某种真理或心境。诗人强调这种境遇并非感官或心智所能触及,而是超越了空间方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暗示其无边无际。
最后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借用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开阔而深远的画面,象征着心境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昨夜毗岚撼山岳,七十二峰俱倒卓。
太湖万顷涓滴无,黄叶乱飘星斗落。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行得一尺,不如离却一寸。
山高分水深,青天分白日。
妙喜黑竹篦,有背还有触。
儿孙用得亲,通身是眼目。
正令全提转辘辘,花簇簇,锦簇簇。
直教佛祖亦头低,宇宙空来更有谁。
拘尸那城有生灭,我此世界生灭无。
桃红李白花时节,是处江山开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