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邃无尘地,青荧续焰灯。
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
吾非谢康乐,独往亦何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题松林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中禅院景象。首句“静邃无尘地”展现了松林院环境的宁静和洁净,仿佛与世隔绝。次句“青荧续焰灯”则点出夜晚院内灯火微弱但仍在延续,增添了神秘感。
第三句“木鱼传饭鼓”,通过木鱼声传递出僧侣们定时进食的规律生活,进一步渲染了修行氛围。第四句“山衲见归僧”描绘了山中僧人结束劳作归来,衣着简朴,形象生动。
后两句“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描绘了野外景色,寒冬时节雾气弥漫,溪水结冰,显示出季节的寒冷和自然的严酷。最后,诗人以“吾非谢康乐,独往亦何能”表达自己并非像东晋名士谢灵运那样超然洒脱,独自前往这样的地方也难以做到心境如他般悠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林院的清幽环境和僧侣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我心境的反思。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颓颜早觉衰,乃藉药扶持。
及此季冬日,预脩来岁宜。
鼎成无犬见,蜜炼有蜂知。
借问月中兔,长年何所为。
处山方畏浅,曾慕结深庐。
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来入俎,林鸟或窥书。
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何时别辽海,俛啄杂庭鹍。
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
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
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鸣驼出西域,衔尾自连连。
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
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
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