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湖上采莲

画船箫鼓泛银塘。高挑十二纱窗。

晚妆新试碧罗裳。水面风凉。

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兰桡归去藕花香。

闲煞鸳鸯。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鉴赏

这首《画堂春·湖上采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湖面上的热闹与宁静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采莲女们的欢声笑语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画船箫鼓泛银塘”,开篇即以“画船”、“箫鼓”渲染出一种欢快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银塘则暗示了湖面的清澈与广阔。“高挑十二纱窗”,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致,纱窗高挑,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采莲女们居住环境的雅致与舒适。

“晚妆新试碧罗裳”,写出了采莲女们在傍晚时分换上新衣的情景,碧罗裳不仅色彩鲜明,更衬托出她们的青春活力和美丽。“水面风凉”一句,既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也为下文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背景。

“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生动地描绘了采莲女们划着小舟,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场景。棹歌声急,红腔齐唱,展现了她们劳动中的欢乐与默契,也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兰桡归去藕花香,闲煞鸳鸯”,最后两句以兰桡(装饰华丽的小船)归去,藕花香飘,以及悠闲的鸳鸯为结,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兰桡归去,意味着一天的劳作结束,藕花香则象征着丰收与喜悦,而悠闲的鸳鸯则寓意着和谐与安宁,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湖上采莲这一特定场景下的美好瞬间,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人们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72)

赵我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赵庆熺女,□砺轩室

  • 字:君兰
  • 籍贯:仁和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辛亥秋送丽轩入都

西风古道垂杨老,丝丝尽牵愁绪。

角韵齐吹,笳声遍起,陡觉销魂如许。离觞漫举。

怕一曲骊歌,酒醒人去。

写入红笺,相思题赠断肠句,情深最难话别,愿长安此去,瀛路休阻。

画阁香寒,妆台笔冷,闲煞远山眉妩。抛残绣谱。

剩巾上斑斑,泪痕无数。目送征帆,夕阳烟外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相思令儿

犹记深宵剪烛,细语比肩时。

一自个人去后,只赢得相思。妆台彩笔慵持。

怕离愁、压损双眉。争知别后心情,去时悔不留伊。

形式: 词牌: 相思儿令

金缕曲.辛亥除夕感怀

篆冷帘波悄。夜迢迢、香销酒醒,灯残梦杳。

愁似茧丝抽不尽,触处又添烦恼。

料闲绪、百端齐到。

叹我身如秋去燕,旧巢居、无复当时好。

思往昔,黯怀抱。剧怜镜里飞霜早。

感流光、韶颜易改,翠鬟人老。

屈指年来怊怅事,赢得泪珠多少。

都并入、断肠词稿。

更忆天涯羁旅客,为微名、寄迹长安道。

金帖子,甚时报。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菩萨蛮.春雨连绵,园花零落,风前独立,怅然久之,谱饯花词四章,并寄丽轩(其一)

东风吹醒韶华梦。脂痕补却苍苔空。帘外即长亭。

落花无限情。花开人未去。花谢人何处。

明岁此花开。知君来未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