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涧泉三首(其三)

浮荣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脩名随风翔,嘉遁若龙矫。

栖迟二十年,匣此不世宝。

灏露团红兰,凉吹发清昊。

因知吐芳讯,慰我夙昔抱。

形式: 古风

翻译

浮华的荣耀怎能轻易获取,超然高蹈为何要遗憾太早。
在家中如同深远的志向,出门在外却成了微不足道的小草。
美好的名声随风飘扬,高尚的隐逸犹如龙腾矫健。
在这世间停留了二十年,珍藏这个无价之宝。
明亮的露珠凝聚着红兰,清凉的风带来清朗的天空。
由此得知,它吐露芬芳的信息,安慰了我长久以来的期待。

注释

浮荣:表面的荣耀。
搴:获取。
高蹈:超然行为。
恨早:遗憾过早。
远志:比喻深远的志向。
小草:比喻微小的身份。
脩名:美好的名声。
嘉遁:高尚的隐逸。
匣:收藏。
不世宝:稀世之宝。
灏露:明亮的露珠。
红兰:红色兰花。
凉吹:清凉的风。
清昊:清朗的天空。
吐芳讯:散发出芬芳的信息。
夙昔:过去的,往昔。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对人生深刻感悟的诗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名利易逝的思考,以及个人的处世态度。

"浮荣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这两句指出世间的荣耀和功名如同浮云一般,不宜过于追求,因为这些东西终究会随风而散,而且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令人感叹。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表示人在社会中时可以有远大的抱负,但一旦离开了那个环境,就如同普通的小草,没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关系的洞察。

"脩名随风翔,嘉遁若龙矫" 这里“脩名”指的是美好的名字或声誉,“嘉遁”则是隐逸之人。诗人似乎在赞扬那些能够在隐逸中保持高洁品行,如同龙一般矫健的人。

"栖迟二十年,匣此不世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个人成就的自豪。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诗人积累了不为世人所识别的宝贵财富。

接下来的 "灏露团红兰,凉吹发清昊" 描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花草和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清新之感。

最后,"因知吐芳讯,慰我夙春抱" 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感到一种安慰。这里的“吐芳讯”可能指的是交流美好的信息或情感,而“慰我夙昔抱”则是说这些交流让诗人的内心得到抚慰,缓解了久远以来的忧虑和怀抱。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以及他对于个人价值、社会地位和自然美景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

王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韩涧泉三首(其二)

在困多促促,长怀特栖者。

崔嵬玉山岑,今谁秣余马。

朝随涧云浮,暮逐涧泉泻。

光仪俨神交,晤言寄心写。

食鱼不知肥,采菊不盈把。

愿垂白日影,照我蔀屋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寄韩涧泉三首(其一)

达人贵适己,脱屣离王庭。

袖此转物手,悦我违俗醒。

睆彼岐山鸟,扬光来青冥。

岂其览德辉,而肯啄腐腥。

翻云吐嘉音,濯露洁脩翎。

纷纷世网密,何由觌尔形。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晋王大令保母帖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磗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形式: 古风

一萼红(其四)红梅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