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决断和英明。开篇“伐罪书勋令不常,争教为帝与为王”表达了对历史上不同统治者的评价,不同的制度和教化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两句强调了作为君主,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盲目跟从。
接着“十年小怨诛桓邵,一檄深雠怨孔璋”则透露了一种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这里提到的可能是一次重大事件,其中的小怨累积成大恨,最终导致了某些人物的覆灭。这两句诗展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斗争和报复行为的深刻理解。
“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通过对比蛰龙(即潜龙)和骄马的不同状态来形象地描绘出政治中人的两种态度。一方面是隐忍等待时机,一方面则是不加约束地释放野心。
最后,“奸雄事过分明见,英识空怀许子将”显示了作者对历史上奸雄人物的行为有着清晰的洞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理想中英明领袖的向往。这里的“英识”指的是优秀的见解和判断力,而“许子将”则是对古代名将许靖(字子将)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英勇领袖人物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政治智慧,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理想君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