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流水断桥边,笙歌拥画船。

日酣花半醉,春困柳三眠。

策杖登云洞,观鱼上玉泉。

凤城归去晚,山锁万重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流水旁断桥边,笙歌环绕着装饰华丽的船。
阳光下人们喝得微醺,花朵仿佛也半醉半醒,春天的困倦让柳树都仿佛进入了浅眠。
手持拐杖步入云洞,观赏鱼儿游弋于清澈如玉的泉水。
傍晚时分离开这繁华的都城,只见重重山峦间缭绕着朦胧烟雾。

注释

流水:形容流水潺潺。
断桥:残破或废弃的桥梁。
笙歌:笙和歌声,泛指音乐和欢宴。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日酣:日头正烈,比喻酒意正浓。
花半醉:形容花朵仿佛被酒香熏醉。
春困:春天的困倦,形容人因春暖花开而慵懒。
柳三眠:形容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打盹。
策杖:拄杖而行。
云洞:高耸入云的山洞。
玉泉:清澈如玉的泉水。
凤城: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指繁华的都城。
归去:返回。
山锁:山峦阻隔。
万重烟:重重叠叠的山间烟雾。

鉴赏

这首宋词《湖上》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湖畔春游图景。首句“流水断桥边”,以流水和断桥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接着,“笙歌拥画船”描绘了游船上欢声笑语,音乐悠扬,气氛热烈,与流水声交织,形成一幅热闹的水上宴饮画面。

“日酣花半醉,春困柳三眠”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阳光下花朵仿佛沉醉,柳树在春风中慵懒地摇曳,生动展现了春天的醉人景象和生机盎然。诗人乘兴游玩,来到云洞,拄杖而行,观鱼于清澈的玉泉,增添了游览的乐趣和闲适之情。

最后两句“凤城归去晚,山锁万重烟”,以“凤城”代指繁华的城市,表达了诗人游兴已尽,夕阳西下,山峦间升起袅袅炊烟,暗示着归途的遥远和景色的朦胧,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上春游的惬意与归途的淡淡离愁,体现了宋词婉约清新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登吴山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

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

柳色沙堤路,时闻响玉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登招宝山

宇宙初开辟,何神立此山。

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门关。

浪恶蛟龙怒,云深虎豹闲。

潮期与日月,千古一循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赋林景参梅屿

结庐分得雁山云,屿上梅花是四邻。

水月一天芗世界,冰霜千古玉精神。

短檠夜雨西窗梦,长铗秋风北塞尘。

我亦烟波纶钓侣,与君同作岁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同志

风光易销歇,尊□足闲情。

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

认巢归燕熟,辞树落花轻。

湖上明朝约,初裁白苧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