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乙瑶坛接露台,龙旌遥拂翠华来。
仙韶细度云门奏,玉殿初明泰畤开。
千尺炉烟天外转,九重黻佩月中回。
祠官解有登封意,独向《甘泉》拥赋才。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壮观场景,以"太乙瑶坛"和"露台"为背景,展现出皇家气派。"龙旌遥拂翠华来"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的华丽与庄重,仿佛天上的祥瑞之气降临人间。"仙韶细度云门奏"写出了音乐的悠扬,如同仙乐在云门洞开之际飘荡。
"玉殿初明泰畤开"进一步渲染了神圣的气氛,暗示着祭祀大典的开启。"千尺炉烟天外转"描绘了祭坛上香烟缭绕的景象,直达天际,象征着虔诚的祈祷。"九重黻佩月中回"则通过月光下的服饰细节,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
最后两句"祠官解有登封意,独向《甘泉》拥赋才"表达了祭祀官员们的崇敬之心和才华,他们怀揣着登封(封禅)的壮志,独自在《甘泉赋》中挥洒文采,寄托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盛世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祭祀盛典的宏大与神圣,以及文人墨客的深情参与。
不详
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
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
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少年结交意气豪,杯酒欢娱赠宝刀。
出门一笑轻其曹,铭钟铸鼎等鸿毛。
白日晻暧不相待,霜刃绣涩沉光彩。
无复伏波铜柱勋,空愁薏苡飞书在。
呜呼茫茫尘氛无要津,弃繻破浪属何人。
纫兰不耐久,磨刃空伤手。
树锻既不堪,犊鼻亦可丑。
丈夫悬弧志四方,焉能局蹐徒俯首。
脂车秣马越太行,自信险阻无制肘。
我车脱幅,我马卒瘏。前有虺蛇,后有猛虎。
将伯无助,困于林莽。咄嗟歌白石,慷慨问青旻。
孰知坎壈蓬蒿士,亦有当年稷契臣。
秋色从西来,吾斋何潇洒。
凉飔拂襟袖,老眼作小楷。
念此筋力微,自笑如童騃。
又容净远眸,天清暑已解。
重曝晏子裘,莫怪侏儒矮。
高朋正满座,樽空更须买。
取乐少年同,顿忘吾体惫。
况有吹箫人,取材谷之嶰。
华灯宜高张,梁尘凫凫摆。
不醉未云达,遑恤旁观骇。
试看战士苦,甲披犹重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