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

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

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汸的《除夕》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岁末时分感受到的加倍思乡之情。首句“异乡逢岁尽”直接点出诗人身处他乡,年终岁尾的时节更增添了旅途的孤寂和愁绪。接下来的“一倍旅愁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车从来三署”暗示诗人可能在官署或驿站中度过,而“衣香过五陵”则借五陵(汉代贵族聚居地)的繁华反衬自己身处的孤寂,衣香代表富贵,与诗人境遇形成对比。这两句寓含着对故乡繁华景象的怀念和自身境遇的落寞。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描绘的是节日的氛围,春光明媚中传来寺庙的法鼓声,夜晚则有慈祥的灯光指引,这些都象征着家乡的习俗和温暖,更让诗人感到孤独无依。

最后两句“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自问有谁能理解他的心境,像朝元之侣(朝圣者)一样追求内心的宁静,选择如老僧般潜心修行,以求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过除夕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又有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黄生志淳

作赋浑游洛,持书似谒秦。

长干连大道,淮水是通津。

月下花愁客,霜前雁报人。

为君题赠妇,惟有素衣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王子亮卿真州访蒋宪使

岁暮三山路,江通一水津。

舟寒初载雪,榻暗旧生尘。

静夜闻潮惯,荒城落叶频。

悬知蒋诩宅,开径迟幽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虎丘经司直兄墓

昔是青山路,今成白马泉。

松尘馀涕后,樽酒若生前。

过客瞻新表,邻僧守旧田。

祗嗟春草宿,非复梦池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邯郸道

邯郸临古道,车马此通津。

锦瑟空埋恨,缁衣易染尘。

王昌非荡子,赵女是才人。

并逐漳流尽,荒台蔓草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