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储为傅学士的训成堂所作,通过对训成堂的描绘,展现了对傅学士家风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岂将轮奂诧通衢”,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训成堂不以华丽的外观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而是以其内在的品质和精神价值吸引人的心灵。接着“独抱丝纶照此居”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傅学士的教诲比作照亮居所的丝线,强调了其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
“一语宠光华衮上,百年诗礼过庭除”两句,通过傅学士的一句话使得华美的衮服更加光彩照人,百年来,诗书礼仪在家中传承,彰显了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教养。
“阶前尚忆先生杖,门外原容长者车”描绘了训成堂门前的景象,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傅学士的教诲如同先生的杖一样,指引着后辈前行;同时,也欢迎尊长的到来,体现了家族的谦逊与尊重。
最后,“珍重满堂忠孝意,祇应佳气又充闾”表达了对傅学士家族忠孝精神的高度赞扬,认为这种精神不仅充满整个家庭,还将惠及邻里,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训成堂及其背后家族文化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庭教育、家族传承以及社会道德的重视与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