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五)居厚弟生日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我们都曾登上瀛洲馆,又一同回到洛阳社,各自健康强壮如黄牛。
无需外官或留台的职位,也不追求嵩山的尊崇福禄。
我如同原父,你如同贡父,让我们再次研读汉书。
韩愈在位时从容应对,如今又见到温公主持政务。

注释

俱:都。
登:登上。
瀛馆:古代学府名。
洛社:洛阳的学术团体。
健:健康。
黄犊:比喻年轻力壮。
外监:朝廷外官。
留台:地方官员。
崇福:尊崇的福气。
原父:指汉代学者扬雄。
贡父:可能指汉代学者贡禹。
汉书:《汉书》,中国古代史书。
韩公:指韩愈。
当:主持。
等闲:轻易,寻常。
温公:指北宋政治家司马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鹊桥仙(其五)居厚弟生日》。诗中通过描绘亲友间的欢聚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兄弟之情和生活美好的珍视。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这两句描写了与朋友一同游历瀛馆、洛社,大家都健康强健,就像古代传说中的黄牛一样。这里通过对比渲染出一种生活的美好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羡慕外界的荣华,也无需依赖权贵的宠惠,更不求嵩山之巅的祥瑞。这里体现出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心灵的自在。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兄弟关系的珍视,自己像古代的孝子原父一样,而将对方比作贡父,即古代以孝行著称的人物。同时还提到了共同研读《汉书》,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学习态度。

"韩公当局等闲过, 又看到、温公当局。"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韩愈和温庭筲在职时期的点评,表明即使是在官位上,也能保持清醒和超然的心态。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代士大夫理想状态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尊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六)乡守赵丞相生日

去年无麦,今年多稼,尽是君侯心地。

向来寺寺总拘桩,今有不拘桩底寺。

省仓展日,米场镌价,万落千村蒙惠。

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八)足痛

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

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

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

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四)林侍郎生日

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

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

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九)生日和居厚弟

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

且留晚节伴寒香,莫要似、春华性急。

大招吟了,巫咸下了,未爱修门重入。

我侬不做佛漳闽,免大雪、庭中呆立。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