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少符饮(其四)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人民生活。首句“故国丁丧乱”直接点出背景,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深受苦难。接下来,“遗民三万强”强调了流离失所的人口众多。“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描述了少数人还能在田野间勉强维持生计,大部分人口已经逃离家园。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连年大雨导致庄稼受损。“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表达了人们对饥饿和寒冷的担忧,但庆幸还能坚守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江河泛滥,如同开水般汹涌,形象地展现了洪水的可怕。而“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则写出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散奔逃的悲惨情景。

最后两句“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以景结情,诗人登高远望,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如同哀鸿翱翔,凄凉无助,寓言了人们的无奈与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清末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尽同蘋湘夜饮赋此示之并柬漱泉

相逢意气莫摧残,秋尽江湖雁影单。

老屋疏镫霜力紧,暗潮孤艇雨声酸。

百年有酒难为醉,九月无衣渐觉寒。

更向城南望城北,何时共饱腐儒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研孙归湘中

阴阴霁色赴遥岚,携手荒城思不堪。

为语离人莫回首,乱鸦残照是江南。

横笛吹寒断雁秋,旧时云物此淹留。

黄陵暮雨孤帆远,楚竹湘烟一望秋。

形式: 古风

用可庄韵柬子培

身世何劳季主占,与君人海守齑盐。

每徵古事搜行秘,还忆清言下漏签。

赋别争禁腰带缓,谈空祇觉鬓丝添。

自惭牛铎谐钟吕,敢道今来得二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答石公

极目陪都万幕屯,顾侯杖策气无伦。

诗宗南国风骚古,经证东荒地望尊。

多病祇今宜药裹,旧游终古恋桑根。

吾衰五十君行及,争得同归白下门。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