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作不成,我为自己已逝的年华忏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注释

十五年:这里指作者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
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
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意象。
春来没个关心梦:写梦境的空虚以衬托理想的无着。
关心:留心。
忏:这里指对渡过的岁月感到痛惜。
请看床头金字经:是说想通过念佛经以解脱现实的处境。
金字经:佛金字,指用金泥书就的文字。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沉思十五年中事”,诗人回溯过去十五年的经历,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十五年间,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既有才华横溢的时刻,也有泪水盈眶的日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感慨。

“才也纵横,泪也纵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一方面,他拥有卓越的才华,能够在文坛上纵横驰骋;另一方面,他也饱尝生活的艰辛,泪水如泉涌般不断。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既骄傲又痛苦的心境。

“双负萧心与剑心。”这里的“萧心”和“剑心”分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刚毅。诗人承认自己辜负了这两种不同性格的自我,暗示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个没有关心之梦的季节。他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孤独与漂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自我检讨。

“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诗人似乎在向外界发出挑战,表示不相信自己的生活会一直如此飘摇不定。他以“床头金字经”作为证据,暗示自己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生活的风雨,也不会轻易放弃。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才华、情感以及命运的复杂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龚自珍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

又漫天、飞花飞絮,一番春事无据。

朝朝送客长亭岸,身似芦沟柳树。归计阻。

但打叠吟魂,飞过黄河去。输君容与。

者双髻吹笙,双声问字,双桨夜呼渡。

他生约,亦在五湖烟雨。笛床歌板何处。

才人病后风情死,负了莫釐龙女。还肯否。

重整顿清狂,也未年华暮。幽怀漫诉。

要瀹茗烦他,舣舷待我,商略买山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清平乐.頠胡鱼门《居山卷子》

东南词赋。屈指尊前数。雨打风吹潮卷去。

依旧能狂只汝。叩君画里禅关。忆侬梦里烟鬟。

何日两枝玉笛,双双吹入春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百字令

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

五万春花如梦过,难遣些些春恨。

帐亸春宵,枕敧红玉,中有沧桑影。

定山堂畔,白头可照明镜。

记得肠断江南,花飞两岸,老去才还尽。

何不绛云楼下去,同礼空王钟磬。

青史闲看,红妆浅拜,回护吾宗肯。

漳江一传,心头蓦地来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齐天乐

相逢怕觅闲文字,替卿疗可春病。

难道才人,风风雨雨,埋却半生幽恨。维摩消损。

有如愿天花,泥人出定。

一样中年,万千心绪待重整。

天涯此楼休问,一番枯寂后,须画金粉。

红烛填词,青绫拥被,春雨劝伊同听。参禅也肯。

笑有限狂名,忏来易尽。两幅青山,两家吟料井。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