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三游犹有洞,不共昔人游。

暗水通樵径,寒烟扑石楼。

山川雄一郡,姓字壮千秋。

雅兴知谁续,新诗壁上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三游洞的追忆与感慨,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联“三游犹有洞,不共昔人游”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三游洞这一独特景观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因为无法与过去的游者一同体验这份美好。

颔联“暗水通樵径,寒烟扑石楼”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暗水在山间蜿蜒流淌,为樵夫的路径增添了几分隐秘与宁静;而寒烟则轻柔地缭绕在石楼周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暗水与寒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三游洞的隐蔽与神秘。

颈联“山川雄一郡,姓字壮千秋”是对三游洞所在地域风光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山川之雄伟不仅限于一郡,而是跨越时空,成为千秋万代的记忆。这里不仅是在赞美自然景观,更是在颂扬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尾联“雅兴知谁续,新诗壁上留”则表达了对三游洞文化传承的思考。雅兴,即高雅的情趣,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后,又有谁能继续这份雅兴,留下新的诗歌,将三游洞的故事延续下去呢?这不仅是对历史传承的忧虑,也是对后人责任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三游洞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收录诗词(4)

雷春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王子寿先生入三游洞

王乔援我手,仙窟历崔巍。

洞气冬偏燠,山花冷更开。

细泉惊雨落,怪石趁人来。

上界乘云乐,还倾玉液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陪严进士潜庵林文学竹溪同探虾蟆培试第四泉即送其入峡

扁舟绕过西陵峡,细雨轻帆拂楚津。

出岫烟云闲似我,忘机猿鸟静窥人。

寻泉远溯培翁派,载酒重斟曲米春。

临别自崖相送返,一钩新月正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峡口

上牢下牢水声急,巴峡月峡山势长。

一线江流去莽莽,海天云雾接茫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断江峡

急峡何年断,潭深旧日流。

禹功疑不到,辛苦策黄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