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钟山唯秀亭

浥袂秀色时苍苍,冯陵八荒隘九阳。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

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

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

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钟山唯秀亭所见之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浥袂秀色时苍苍”以细腻笔触描绘出山色苍茫,仿佛湿润的衣袖上沾满了秀美的色彩。接着“冯陵八荒隘九阳”一句,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仿佛能横跨八方,遮蔽九阳,气势磅礴。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长江描绘为在脚下奔流,太阳则如同在身旁巡视,形象地展示了山势之高峻与视野之开阔。接下来“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辽阔的云海与连绵的山脉,蛟龙盘踞其中,更添几分神秘与壮美。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描绘了山间的人间烟火与仙界景象,采石沙头有人渡河,大茅峰顶则有仙人乘鸾飞行,对比鲜明,增添了诗作的奇幻色彩。最后,“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壮丽山川的赞叹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则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宇宙静谧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

清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洞庭

我有山水癖,周游访遗迹。

春宵宫畔住多时,对面翠峰参天直。

偶乘飞云到上头,上头佛屋依云陬。

庭前老树作僧立,井中神物为人游。

湖吞八极天倒开,赤乌半湿东飞来。

橹声惊裂冯夷窟,沙沤点破银涛堆。

扶桑枝枝手可掇,龙伯钩头鳌欲脱。

影压钱塘天目低,云尽昆仑月支阔。

身栖在仙乡,仙乡时节长。

仙人共语紫霞里,霜橘颗颗黄金香。

青鞋布袜真快意,玉马金鞍又何贵。

回首人间一窖尘,明朝弄月罗浮去。

形式: 古风

怀故人待一翁

吴中夜半北风恶,自起开窗望天角。

东湖西湖作银流,大星小星如雨落。

道不同兮不为谋,寥寥天地谁同俦。

彼美人兮在何处,霜月冷浸青海头。

形式: 古风

小吴轩

层轩拔地隘四极,虚窗去天不盈尺。

坐久纱帽触雄风,身在玑衡少微侧。

昆丘免入霿阴寒,旸谷乌升海水赤。

坳堂一勺范蠡湖,浮萍数点夫差国。

英雄霸业夫如何,腐骨竛竮掩窀穸。

仙翁笑指白藤花,拂拂清香满瑶席。

形式: 古风

多景楼

偶来古润峰头行,峰头杰阁凌空横。

帻压圆天若个笠,循檐万国如轻萍。

分昏割晓泰华耸,冲淮突汉黄河清。

浮玉仙坛剑气赤,紫金佛域龙珠明。

归墟宏泄碧海立,大江直下银潢倾。

杨子渡头帆脚正,瞿塘峡口雷霆鸣。

玄鬣长鲸舞北极,朱翎健鸟翔南溟。

龟台霜寒月皎皎,桃都露湿花冥冥。

狠石曾知已化土,瓮城始信空留名。

英雄纷纷何足数,天语察察当心铭。

张骞乘槎实可意,竖亥按步徒劳形。

伸手便堪扶日毂,脱尘底用登蓬瀛。

六气入口凡骨换,回眸一笑清风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