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易公仙之越赴旧任

明镫绿酒张高堂,晓风残月催行装。

临觞不御各相视,离忧恻恻缠中肠,人生那得无分手,道谊相亲惟可久。

须知别后梦魂牵,何如且尽杯中酒。

扬州远在天之涯,悲君万里不还家。

青云有路应须致,白首微官亦可嗟。

夕阳衰草关河道,南雁声中霜信早。

长途努力更加飧,无计为君慰衰老。

来往京华十载余,空怜此别恨何如。

更为后会知难再,莫惜因风数寄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允禧所作的《送易公仙之越赴旧任》,表达了对友人易公仙即将远赴越地任职的离别之情。首句“明镫绿酒张高堂”描绘了送别的宴席场景,灯火通明,酒绿欢畅。接着,“晓风残月催行装”以景寓情,晓风和残月暗示着黎明的别离,催促着友人启程。

“临觞不御各相视”写出了离别时的深情凝望,虽有美酒却难以举杯,离愁满怀。“离忧恻恻缠中肠”直接抒发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诗人感慨人生聚散无常,强调友情深厚,“道谊相亲惟可久”,希望友谊长存。

“扬州远在天之涯”表达出对友人行程遥远的忧虑,“悲君万里不还家”流露出对友人不能归家的同情。接下来,诗人鼓励友人即使仕途坎坷,也要积极进取,“青云有路应须致”,同时感叹自己年华老去,“白首微官亦可嗟”。

“夕阳衰草关河道”以秋日景色渲染离别氛围,南雁的叫声预示着早霜的到来,寓意旅途艰辛。“长途努力更加飧”劝勉友人在旅途中要保重身体,而自己无法亲自为其分忧,“无计为君慰衰老”。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京华多年,此次分别更觉遗憾,“空怜此别恨何如”,并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再会,鼓励友人多寄书以慰藉彼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关怀和鼓励,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收录诗词(28)

允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渊明诗

轻重若云殊,毫末形泰山。

此身亦外物,穷达应齐观。

渊明瑰伟人,毕世空投闲。

弹琴与饮酒,笑语杂长叹。

微辞契道妙,冥心何怨言。

遗编照寰宇,把读怡心颜。

娟娟松柏林,惠风流其间。

精金宁思锻,良玉非待镌。

眷怀世已远,知音古所难。

形式: 古风

题画赠易祖栻

天工掷下碧玉环,飞龙游云藏其间。

黑松使者管城子,夺取秀色归屏山。

天孙机杼垂天巧,尺素徘徊度青鸟。

第一峰头金饼圆,云霞照破壶天小。

松年院本非士夫,大年一派传倪迂。

郑虔王维真秀绝,丹青想像开元初。

十里江南小平远,湖山是处情缱绻。

渔艇泊香莲浦秋,陇犊眠青稻畦晚。

男儿生来心好奇,天地画笥真吾师。

朅来坐我孤亭上,貌取横塘烟雨时。

形式: 古风

题易张有为隐士李眉山画萝村图歌

易君不费三日工,青山移向晴窗中。

猩猩毛枯鲛血死,河汉月黑垂长虹。

盘山磊落千万峰,豸峰耸快称厥雄。

块然古翠泄灵秘,入君墨沼无隐踪。

君言峰好人更好,豸青山人世间少。

山人我亦旧相知,闻君此言更倾倒。

唐宋丹青大有人,每逢佳士乃传真。

此子正宜置岩壑,笔中有道交有神。

仙李盘根干五百,蒙瞳毷氉遭重谪。

耻将鹏鹗共飞腾,甘与鳅䱓同窟宅。

白板青葌归去来,绿萝阴处读书台。

紫兰飘香黄鹤舞,金花孔雀同徘徊。

冥心披发成长往,五云无恙三芝长。

此村此画世无两。

形式: 古风

夏夕得易岛庵浙江书

我意类焦土,故人如甘霖。

相思隔万里,何能润寸心。

想思燕山峻,相思越水深。

燕山越水间,中有明月临。

不照合欢被,独照孤桐琴。

盘中双鲤鱼,袖里双南金。

清泪掩离绪,悲喜交中襟。

书中多箴规,古道良足钦。

花前一展读,空阶凝碧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