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晴夜自明,草树遥可瞩。
楼头春已非,尚有月如玉。
胡为乎来哉,可谓万事足。
沟流杂蛙黾,信阅人代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景色的宁静与月光的皎洁,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山晴夜自明”点出夜色中的山景,晴朗的夜晚自然明亮,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草树遥可瞩”,远处的草木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楼头春已非,尚有月如玉”两句,将视角转向楼台之上,春景虽已逝去,但月光如玉般晶莹,依然美丽动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胡为乎来哉,可谓万事足”,诗人自问为何而来,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又似乎在感叹万事皆足,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宇宙人生的深思。
最后,“沟流杂蛙黾,信阅人代速”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沟渠中的流水与青蛙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暗示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变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夜气生微凉,山空步明月。
飞光入人家,流影到林樾。
零零白露滴,冉冉清思发。
乘云度罡风,天上有宫阙。
我岂不解饮,风轩乘月开。
细细春酌动,徐徐秋兴来。
俄而弄清影,自尔却氛埃。
谁信城市居,野老为裴回。
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
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
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
天高气萧瑟,薄薄寒中人。
登山兮临水,贫士志不平。
惆怅徒自怜,羁旅谁友生。
申旦耿不寐,淹留可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