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雷峰诸师(其一)

别来流火候,掩室避閒忙。

一望松门寺,孤怀水国乡。

佛灯幽夜雨,僧梵静宵堂。

此境空劳念,安心未有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处松门寺中,与自然和佛理相契的心境。"别来流火候,掩室避閒忙",诗人以夏日炎炎为背景,表达出自己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宁静的愿望。"一望松门寺,孤怀水国乡",通过眺望寺庙,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孤独与寻求归宿的渴望。

"佛灯幽夜雨,僧梵静宵堂",夜晚的寺庙被雨水轻轻覆盖,灯光与梵音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此境空劳念,安心未有方",诗人感叹于这种环境虽能暂时抚慰心灵,但真正的内心安放之法似乎仍未找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43)

谢长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雷峰诸师(其二)

殷勤不尽意,惭愧转多情。

密语本难了,常心无住生。

秋烟一片远,晓露隔帘清。

草本想陪侍,寰中开化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寓榄溪寄妙峰上人且问海云近信(其一)

寻师在秋半,忽忽到馀冬。

一别榄溪曲,相思荔水踪。

荒村围杂树,净室隐深松。

犹忆过谈处,微言咒钵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寓榄溪寄妙峰上人且问海云近信(其二)

秋雨沿溪路,新晴记此时。

稻花香缥缈,磴草绿逶迤。

茗碗山光入,藜床石翠支。

雷峰频极目,幽梦久相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大牛山人之匡庐

一锡匡庐去,名山今始登。

深秋匹马岭,古寺大牛僧。

云际聆空梵,湖干礼塔灯。

参师惟此路,末法尔称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