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天童新和尚

中峰深且寒,攲接海边岛。

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

飞瀑吼蛟宫,幽径分鸟道。

伊余空寂徒,浮光寄枯槁。

冥游天地间,谁兮可寻讨。

孤立云霞外,谁兮可长保。

兹来仁者来,还称太白老。

荷策扣岩扃,重席展怀抱。

示我商颂清,休誇郢歌好。

报投惭抒辞,难以论嘉藻。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山峰深处又寒冷,倾斜连接着海岛边。
松树虽凋零但枝干不死,花朵虽未开但草丛已显生机。
飞瀑如蛟龙怒吼,幽静小路分出鸟儿飞翔的路径。
我独自在此空寂,只有光影陪伴着枯萎的草木。
在天地间漫游,寻找何人能共探讨。
孤独地立于云霞之外,谁能长久保持这种状态。
仁者来访,如同李白再世。
手持书卷敲击山岩,铺开席子舒展胸怀。
向我展示商朝的清音,不必夸赞郢都的歌曲。
回报你的赠予,惭愧无法用华丽的言辞表达。

注释

中峰:山峰的中部。
攲接:倾斜连接。
凋:凋零。
花坼:花朵裂开。
蛟宫:比喻瀑布声势如蛟龙宫殿。
幽径:隐蔽的小路。
空寂徒:空虚寂静的人。
浮光:光影。
冥游:暗中、冥冥之中游历。
仁者:有仁德的人。
荷策:手持书卷。
岩扃:山岩的门扉。
商颂:古代商朝的赞美诗。
郢歌:楚国郢都的歌谣。
惭抒辞:惭愧地表达言辞。
嘉藻:美好的辞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答天童新和尚》,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中禅境。首句“中峰深且寒”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清冷,接着“攲接海边岛”描绘了山势的险要和地理位置。诗人通过对“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的细致描绘,赞美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机。

“飞瀑吼蛟宫,幽径分鸟道”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瀑布声如蛟龙咆哮,小径仅够鸟儿穿行,体现了山林的宁静与深邃。诗人感慨自己“伊余空寂徒”,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孤独而超然,只能将时光寄托于“浮光寄枯槁”。

“冥游天地间,谁兮可寻讨”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寻找真理的渴望。他自比为“孤立云霞外”的孤高之士,却也明白“谁兮可长保”的无常,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诗人以“兹来仁者来,还称太白老”表达对新和尚的敬意,称赞他是有仁德之人,如同唐代大诗人李白般风范。诗人在此处诵读佛经,展开内心世界,感叹“示我商颂清,休誇郢歌好”,认为佛法的清净超越世俗音乐之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自然与信仰的关系,展现出诗人深厚的禅修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忠禅者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

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形式: 七言绝句

赋冲云鹞送僧

侧翼雄飞天势阔,电闪星流太轻脱。

南北东西相对看,千里万里阿喇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曷]韵

赋病鹤送奉伦禅者

欲飞飞未得,冷泊杉松枝。

如何垂天云,远远同一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酬行奯长老

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

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