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乙卯某与欧阳伯威葛德源俱年七十适敝居落成乃往时同试之地小集圃中再用潞公韵成鄙句并录旧诗奉呈

结茅近市压平川,围棘争门想少年。

鹿记杨侯歌始举,鹤归丁令化飞仙。

诗场曾作推敲手,文会今随出入肩。

同甲唱酬殊未已,首篇聊记老而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靠近集市的地方盖起了茅屋,俯瞰着平坦的河流,回忆起年轻时的热闹
想起杨侯的歌声初次响起,丁令公像仙人般归来,令人惊叹
曾经在诗歌创作中细致推敲,如今在文人聚会中也是核心人物
同辈间的唱和还未停止,我写下这篇诗作,只为记录老去岁月中的点滴

注释

结茅:建造茅屋。
近市:靠近集市。
压平川:俯瞰平原。
围棘:环绕荆棘。
少年:年轻时光。
鹿记:杨侯的典故,可能指某人的歌声。
杨侯: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歌始举:歌声初次响起。
鹤归:比喻丁令公的归来。
丁令:可能指代某位传奇人物。
化飞仙:如仙人般升华。
诗场:诗歌创作的场所。
推敲手:细致推敲文字的人。
文会:文人聚会。
出入肩:在聚会中居于核心地位。
同甲:同辈。
唱酬:互相唱和。
殊未已:还未停止。
聊记:随意记录。
老而传:记录下老年的经历。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周必大在庆元乙卯年间,与好友欧阳伯威和葛德源一同庆祝七十寿辰,忆起昔日共同学习和考试的经历。他们在新建的住所附近聚会,此处曾是他们年轻时的试场,如今成为园中小酌之地。诗人以鹿鸣和鹤归的典故,寓言他们的友谊如仙人般超凡脱俗。他们曾在诗文中相互切磋,如今依然保持着深厚的交往。聚会中,他们互相唱和不断,诗人借此机会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时刻,作为老去时的回忆留存。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庆元庚申华隐楼成其下明农堂新接牡丹亦盛开敬邀伯威德源二兄小集用旧韵

花接门园记洛川,明农堂畔识丰年。

自量拾级身犹健,共约楼居意欲仙。

倚槛聊舒千里目,举头应侧万人肩。

那知宾主非刘石,枉作沙河酒席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庆东宫生辰四首(其二)月重轮

崔豹称明君,如月有规轮。

戴皓论副德,桂满自长春。

况乃秋夜永,万里无纤尘。

愿歌重轮句,照耀率土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庆邦衡生朝用去年韵

劲气危言五十春,今骑厩马踏天津。

葵倾夏日心弥切,松度秋霜色转新。

鼎鼐调和知有日,君臣庆会岂因人。

周流四府须三纪,寿斝休辞痛饮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朱叔止通判屡示诗词绰有家法辄次年字韵一篇兼简汪仲嘉敷学楼大防显学二尚书

笔势奔腾决大川,谈锋激烈敌丁年。

花开共入长春苑,柯烂争看不老仙。

西笑君先听汉履,上征我未拍洪肩。

从今日日亲渔钓,恐有三贤尺素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