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漪堂

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

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水画卷。诗人沈遘以“山绕湖堂寺绕山”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也隐喻了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接着,“平生愿向此中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两句,通过“青云”与“白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向往与高洁之士为伍的心境。“野客”与“高僧”的形象,既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期许的投射。

“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则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中,诗人既承认了年轻时对官场的热衷,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身心疲惫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表达了诗人对南漪堂的向往,认为这里是心灵得以释放、洗涤罪疚之地。这一句不仅点明了诗题中的地点,也深化了主题,即在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175)

沈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少述秋兴

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

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疏。

胜事祗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

南山已有终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诸进士赴试礼部

吾州号多士,今兹见诸生。

自非中正旧,焉识乡里评。

但喜后来秀,纷若春华荣。

高会存故事,工歌追鹿鸣。

劝酬皆嘉宾,杂奏瑟与笙。

何以为子赠,赠子毋骄盈。

一献未足信,要之观厥成。

行矣其自厉,倾耳闻吉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和李审言上元寄王岩夫

此都豪丽岁仍丰,此夕都人凯乐中。

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

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

病守行春真莫强,更堪攀倚少年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和王岩夫有美堂会诸年契

西寺题名墨尚新,今为宾主此堂人。

纵谈更起挥青麈,极醉何妨倒紫纶。

梁苑旧游皆已往,吴山高会正临春。

欲知胜事常难得,嘉句先应动荐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