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前韵(其二)

振民革命首康、梁,当道憣然力保商。

宰相弄权惟记李,国人私语欲烹桑。

决来江水思苏鲋,乞得春阴为护棠。

试问前筹谁借箸?元龙意气冠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三叠前韵(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振民革命首康、梁”,以“康”、“梁”代指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位维新运动的领袖,暗示他们领导的改革运动对民众的影响。接着,“当道憣然力保商”一句,通过“当道”(即执政者)“力保商”(保护商人利益),揭示出在改革过程中,权力阶层可能更倾向于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广大民众的福祉。

“宰相弄权惟记李”一句,进一步指出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中,某些高官(此处或暗指具体人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国人私语欲烹桑”则形象地描绘了民间对于这种腐败现象的不满与愤慨,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甚至有想要惩治这些腐败官员的冲动。

“决来江水思苏鲋”一句,通过江水决堤、鱼儿逃生的景象,隐喻社会变革中人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自由与公正的渴望。“乞得春阴为护棠”则以春天的阴雨天气保护棠树,象征着在动荡时期,人们寻求庇护与安宁的愿望。

最后,“试问前筹谁借箸?”一句,借用古代典故,询问在制定策略时,究竟谁能够像张良那样为国家出谋划策,表达了对当时缺乏真正能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的政治领袖的感慨。“元龙意气冠当行”则是对具有远大抱负、敢于担当的人物的期待,希望有如陈元龙那样的英雄人物出现,引领社会走向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与腐败的强烈批判,以及对理想政治领袖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叠前韵(其三)

阴霾四塞挟风来,万里长沙捲黑埃。

别墅楸枰方外局,名山文字劫馀灰。

情天西北谁能补?逝水东南去不回!

柱国救时嗟太晚,车薪已火尚持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叠前韵(其四)

世事如棋一局争,祗争权利不争名。

一针度处翻鸳谱,众射穿时失鹄正。

不作马牛藏我拙,肯攀龙凤让人精?

从今谢绝尘间事,且学嵇康论养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叠前韵(其一)

卫武耄期犹好学,门前长者日停车。

有时作画胸成竹,竟日谈诗气自华。

如此苍生书咄咄,无疆黄耇咏嗟嗟。

暮年烈士心犹壮,为乞修龄百岁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叠前韵(其二)

七字联诗仿柏梁,言诗许我起予、商。

书来锦鲤看「留草」,笔下春蚕听食桑。

文献几沦留硕果,宾朋共济泛沙棠。

梦中亡友来相告,推解蒙恩泪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