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玄挽词

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葛一龙为陈志玄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故友离世的深深哀悼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陈志玄的遭遇,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沉痛理解。

首句“相失知何地”,表达了对亡者去向的迷茫和怀念,暗示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思念。接着,“风吹满面尘”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艰辛与飘摇,暗示了陈志玄的不幸遭遇。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运用了对比手法,冀北马可能象征陈志玄的孤独旅程,淮南春则代表他未能享受的世俗欢乐,暗指他的命运多舛。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直接揭示了陈志玄的牺牲,为了官职而舍弃家庭,最终贫困而死,流露出对他的同情和惋惜。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乌鸦的哀鸣更增添了悲凉气氛,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借物寓言,鸿雁南飞,鸡絮渡江,暗示陈志玄的生命轨迹已成过去,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直抒胸臆,表达出对陈志玄身后无人问津的悲哀,以及对百姓无知无觉的无奈,透露出深深的哀伤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陈志玄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贫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

葛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村

曾闻东园公,住此不复出。

年年开白花,犹是汉时样。

形式: 古风

毛公坛

此公得道处,山骨何其清。

草木日与习,毛羽自然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炼药洲

前山绿片片,飞出云中花。

欲问仙人居,仙人久移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周公美

溪云载屋莺啼昼,溪涨浮花柳著绵。

门外小舟如意去,清斋人起卧茶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