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舟中寒食

落花风,寒食雨。几阵廉纤,催送春何遽。

闲倚蓬窗临古渡。酒旗飘在垂杨树。

曰归迟,时节误。暝色高楼,望断河桥路。

燕子来时愁欲暮。波上双双,飞过船头去。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鉴赏

这首《苏幕遮·舟中寒食》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寒食节舟行图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首先,“落花风,寒食雨”,开篇即以“落花”和“寒食雨”点明时节,寒食节正值春季,花落风起,细雨绵绵,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几阵廉纤,催送春何遽”,轻柔的雨丝如同催促着春天匆匆离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闲倚蓬窗临古渡,酒旗飘在垂杨树”,诗人独自倚靠在船舱的蓬窗边,眺望着古老的渡口,远处酒旗在垂柳间轻轻飘扬,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曰归迟,时节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灼与无奈,虽然心中渴望归家,但因时节错乱,归期遥遥无期,情感深沉而复杂。

“暝色高楼,望断河桥路”,夜幕降临,高楼映入眼帘,却只能遥望,无法触及,河桥之路似乎也变得遥远而不可及,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燕子来时愁欲暮,波上双双,飞过船头去”,燕子在黄昏时分归来,却只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飞翔,最终飞过船头,消失在远方。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寒食节舟行中的独特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好女儿.本意

十五芳时。梳掠才宜。

终日凝妆浑未解,但闺里熏香,窗前傅粉,镜内修眉。

问著佳期不语,红两颊、故娇痴。

独何事、背人闲刺绣,偏蝴蝶双飞,鸳鸯比翼,桃李连枝。

形式: 词牌: 好女儿 押[支]韵

好女儿.春怨

隔树莺声。唤起春情。

九十韶光今已半,看梅萼凋残,桃花历乱,杨柳轻盈。

怪杀檀郎不定,宽后约、负前盟。

若道是、别离犹未久,已倏忽花朝,无端上巳,又早清明。

形式: 词牌: 好女儿 押[庚]韵

醉春风.艳情

好事而今乍。刬袜移深夜。手提金缕小鞋儿,怕。怕。

怕。犬吠花阴,月沉楼角,暗中惊诧。软玉相凭藉。

纤指将头卸。妾身拚得教郎怜,罢。罢。罢。

又听鸡声,催人枕畔,羞颜娇姹。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剔银灯.春夜和宋人韵

独坐知侬何意。憔悴尽、脸红眉翠。

小鸭香残,孤鸾镜掩,怕见兰膏光腻。此时情致。

况遇著、恼人天气。簌簌落花偏媚。欲待留春无计。

妾命桃花,欢情杨柳,何处青楼携妓。温柔香醉。

总不管、夜寒人睡。

形式: 词牌: 剔银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