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狮子岩

南州风气殊,二月若中夏。

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

萦纡蹑藓径,问讯得精舍。

石崖屹傍起,峭壁俨难跨。

嵌岩忽中閒,宛宛如覆瓦。

日光何处来,返照幽以雅。

狮猊骋其勇,踞坐颐颊哆。

欲为河东吼,解使百兽哑。

应是山灵护,岂容俗人假。

兹游真胜绝,欲去重嗟咤。

老僧劝少留,秉烛语清夜。

那知岩伏情,眺玩不可舍。

他年倘复来,陈迹犹可藉。

岩前有隙地,分我茅一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狮子岩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南州风气殊,二月若中夏”描绘了南方独特的气候,二月如同盛夏一般温暖,营造出一种不同于北方的独特氛围。接着,“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表达了诗人从耒江而来,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自由自在的旅行心情。

随后,“萦纡蹑藓径,问讯得精舍”描述了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青苔小路前行,最终找到了一处精致的寺庙。接下来的“石崖屹傍起,峭壁俨难跨”则描绘了岩石陡峭,难以攀登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嵌岩忽中閒,宛宛如覆瓦”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岩石的形状比作覆盖的瓦片,形象生动。紧接着,“日光何处来,返照幽以雅”则通过日光的照射,营造了一种幽静而高雅的氛围。

“狮猊骋其勇,踞坐颐颊哆”描绘了狮子岩上狮子的姿态,展现出其勇猛和威严。诗人接着想象狮子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使得百兽都为之沉默,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震撼力。

“应是山灵护,岂容俗人假”表达了诗人对狮子岩的神圣之感,认为这是山神的守护之地,不容世俗之人轻易接近。最后,“兹游真胜绝,欲去重嗟咤”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赞叹之情,虽然想要离开,心中却充满了不舍。

“老僧劝少留,秉烛语清夜”描绘了老僧邀请诗人多停留一些时间,在清冷的夜晚继续交谈的情景。诗人“那知岩伏情,眺玩不可舍”表达了对狮子岩美景的喜爱,不愿意离开的心情。

“他年倘复来,陈迹犹可藉”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来再次来访,重温旧游的愿望。“岩前有隙地,分我茅一把”则是诗人对狮子岩前空地的向往,希望能够在那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收录诗词(125)

程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 字:允夫
  •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游浯溪用张宛邱韵

六合尘昏谁汛扫,秦王功业成横草。

后裔居安不虑危,欲向温柔乡里老。

渔阳金鼓动地来,羯胡本非刘石才。

若为二十四郡守,如振槁叶弹浮埃。

皇天悔祸见星纪,太白入月胡当死。

英英李郭为时生,济世何须识丁字。

祅灾已去瑞庆来,何人大笔书丹崖。

南□犹自颂声作,中天想见氛祲开。

遗文三复堪悲慨,兴废浑如目前在。

咄哉误国高将军,犹叹两京作斤卖。

形式: 古风

游东安五峰阁凛然亭

穹林拥精庐,奇石林端起。

玲珑蛟兔穴,编缀东方齿。

峨峨倚高寒,落落负壮伟。

何人昔好事,诛薙发天閟。

杰阁冠其颠,幽亭踞其趾。

五峰天际来,纵臾供燕几。

吾闻零陵郡,地蕴清淑气。

法当产瑰奇,钟秀乃在此。

何当蜡吾屐,尽揽入胸次。

融成九华诗,写作菱溪记。

却笑奇章公,班班刻名字。

形式: 古风

过愚溪登愚亭拜柳子厚像

我从耒阳来,已拜杜陵墓。

今行湘水湄,复识愚溪路。

兹游岂无益,登览屡吊古。

明日理扁舟,又向浯溪去。

形式: 古风

薛使君生日

春来一雨不终日,处处野田龟兆坼。

使君闵雨雨应期,插水新秧绿如织。

人言秧好岁定丰,民感使君慈父同。

生朝共上千岁寿,酒酌流霞花袅红。

使君为德岂但此,念念爱民如爱子。

阴功无数只天知,报以长年固其理。

青衫短簿人莫知,索米不充方朔饥。

香山松鹤举无有,但采民言成颂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