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寺中所见四首(其二)

日出邻僧乞食,钟鸣老叟关门。

谁见春宵净境,娟娟霁月当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翻译

太阳升起时,邻居的僧人来讨饭吃。
老者听见钟声响起,便关上了门。

注释

日出:早晨太阳升起。
邻僧:住在附近的僧人。
乞食:讨饭。
钟鸣:钟声响起。
老叟:年老的男子。
关门:关闭门户。
春宵:春天的夜晚。
净境:洁净清静的环境。
娟娟:明亮的样子。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当轩:照在窗户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静谧寺院春夜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早晨日出时邻近僧人乞食和老者关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净脱俗的境界。

"日出邻僧乞食"一句,勾勒出了寺院清晨的一幕。太阳初升,邻近的僧侣开始他们的乞食活动,这不仅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也是寺院生活的常态。这里透露出一种平和与自足。

接下来的"钟鸣老叟关门"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空间闭合的情景。钟声鸣响,宣告着时间的推移;而老者关门,则是对寺院生活节奏的一个回应,也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到来。

第三句"谁见春宵净境"中,“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而“净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清幽自然界的向往。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景物和谐统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最后"娟娟霁月当轩"更是用来强化这种美好境界的描绘。“娟娟”形容明亮而柔和的月光,而“霁月当轩”则让人想象到那轮明月悬挂于天空,如同一幅自然画卷中最为精致的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春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和美好自然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六言

青春要去便去,美酒得斟且斟。

莫问世间蹀躞,须知老境侵寻。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白沙闸西舣舟亭下二首(其二)

客恨如云冉冉,风光似水迢迢。

回首十年旧事,令人泪尽魂消。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白沙闸西舣舟亭下二首(其一)

倦客时时醉眼,津亭日日春寒。

目极伤春怀抱,黄昏犹在阑干。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

和子瞻西太一宫祠二首(其二)

玉斝清晨荐酒,天风静夜飘香。

凤吹管截孤竹,琴弦曲奏潇湘。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