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所作的《东城》。诗中描绘了诗人从东城经过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一次出行,初见田野上的农夫在劳作的情景。接着,“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让人心生感慨。诗人仿佛在感叹,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让人不禁感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这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即使有一草枯萎,但整个世界依然生机勃勃,繁花似锦。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生命中总有起落,但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在逆境中找到希望与生机。
最后,“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一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面对时光流逝和生活中的不如意时的无奈与感伤。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或许会发出叹息,感叹时光的短暂与生活的不易。然而,诗人的言辞中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而是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