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识玄旨,罗纹结角是。

不识玄旨人,徒劳逐所示。

䲺䲺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䲺䲺总不知。

形式: 偈颂

翻译

直接领悟了深奥的真理,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纹理就是比喻。
不懂得深奥真理的人,只是白白地跟随别人的指示忙碌。
鷽鸠鸟守着空荡荡的池塘,鱼儿从它脚下穿过,鷽鸠鸟却总是一无所知。

注释

直下:直接、立即。
识:理解、领悟。
玄旨:深奥的道理或真理。
罗纹:棋盘上的横线纹理,比喻事物的脉络。
结角:棋盘上的交叉点,比喻事物的关联。
不识:不懂、不明白。
玄旨人:不懂深奥道理的人。
徒劳:白白地、无用地。
逐所示:追随别人所指示的,比喻盲目跟从。
䲺䲺鸟:鷽鸠鸟,一种鸟的名称,这里象征无知或不敏感。
守:守候、看守。
空池:没有水的池塘,象征空虚或缺乏实质。
鱼:此处可能象征机会或变化。
从脚下过:暗示机会就在身边却未被察觉。
总不知:总是不知道、毫无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隐居山林的景象,展现了其对自然界的观察与融合。开篇“直下识玄旨”表明诗人直接洞悉宇宙深奥之理,而“罗纹结角是”则形容其所处环境之自然与和谐。紧接着,“不识玄旨人,徒劳逐所示”意味着那些不懂得这些深邃哲理的人,只是在徒劳地追寻表象。

最后两句“䲺䲺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䲺䲺总不知。”中,“䲺䲺鸟”可能是某种水鸟的拟声词,生动描绘了它们在水边活动的情景。“守空池”则表明这些鸟儿守护着那看似空无一物却实藏深意的池塘,而“鱼从脚下过”则展示了一幅和谐共存的画面。最后,“䲺䲺总不知”可能是指那些鸟儿对修道者所悟到的大道理并不知情,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真谛的领悟,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收录诗词(2)

大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

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霜沾草径寒风急,雁度秋林落叶频。

形式: 押[真]韵

赠司空拾遗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见雪花。

望阁未承丹凤诏,掩门空对楚人家。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瑶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乞荆浩画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