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赠给他的朋友李少卿兄渔隐先生的第二首诗。诗中描绘了渔隐先生清贫而自在的生活方式,以松花为食,以草为衣,追求养生之道,过着超过古稀之年的逍遥生活。他热情好客,喜欢在春天留住客人欣赏美景,夜晚则伴月登山,享受自然宁静。他对野水群鸥的生活表示偏爱,不羡慕权贵之家的豪华生活,特别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他认为这是晚年最明智的选择。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渔隐生活的赞赏和对知心朋友的深厚情感。
不详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
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
搔首何堪自东望,亲闱久矣旷晨昏。
持节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
五羊城下新恩至,驷马车前故吏迎。
青草瘴消风渐转,黄梅雨歇日初明。
台端见我同寅旧,为道相思远寄声。
持节平反遵圣谟,远人处处动欢呼。
波吞瘴海穷鳞起,风转炎荒腐草苏。
归路总誇空薏苡,过乡莫待饱莼鲈。
好思南顾忧民切,早献当年郑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