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写易轩,为方以愚赋》。诗中,作者以写易轩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方以愚的深深关切和对他们共同追求学问的感慨。
首句“不于阙下写文星”,暗指友人在朝廷之外,未在显赫位置上施展才华,如同天上的文星未能照耀朝廷。接着,“天与冥鸿惜羽翎”比喻友人才华出众却未得重用,如同鸿雁被上天怜惜其羽毛,不得展翅高飞。
“人世谁为双鬓白”,感叹岁月无情,世间少有人能抵挡时光的流逝,使双鬓早生华发。而“家山自是乱峰青”则转向自然景色,以家乡的青山峻岭象征友人的坚韧和不屈。
“霞分晓色留书几,斗转寒光落研屏”描绘了清晨读书的场景,霞光洒在书桌上,斗转星移,寒光照亮研磨墨汁的屏风,展现了友人勤奋苦读的形象。
最后两句“观象玩辞从写遍,方干何忝旧明经?”以方干自比,表达对友人学问深厚的敬佩,同时也暗示自己也有着同样的学识和追求,不愧为昔日的明经之才。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赞美了友人的才情,也寄寓了对友人命运的同情和对学问的执着,情感深沉,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