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一)

仙台之阳石坛东,下有亭亭太古松。

形式: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仙台东侧的一处景致,特别提到了一座古老的石坛,坛边挺立着一棵姿态挺拔的太古松。诗人徐某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历史悠久的画面,展现出自然与古老文化的和谐共存。太古松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坚韧的生命力,石坛则可能寓含着某种历史纪念或哲学寓意。整体上,这句诗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古人的山水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2)

徐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邑人张孝友亲殁庐墓六年有五色鸟集墓陇邑大夫张公侃旌其庐名其乡曰移风乡

孝友闻张仲,贻谋直到今。

六年枯血泪,五色集祥禽。

表此励颓俗,来兹生孝心。

移风名不忝,茂宰意良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谒金门(其二)

春欲半。重到寂寥山馆。修竹连山青不断。

谁家门可款。红晕花梢未半。绿蘸柳芽犹短。

金缕香消春不管。素蟾光又满。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一)题沅州幽兰铺壁

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

驿亭欣暂驻。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

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游洞霄

凡世纤尘不敢侵,瑶关自锁白云深。

地灵佳木有仙意,山静啼禽多好音。

五洞暗通蓬岛路,九峰密拱石坛阴。

步虚声了幽人暇,一穟炉香三弄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