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桑城连盗贼,国楮断新颁。
只少材充制,非关上有悭。
人情无用旧,世事渐成艰。
陛下明如日,更张一铸山。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桑城》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的忧虑。首句“桑城连盗贼”描绘了桑城地区治安混乱,盗贼横行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次句“国楮断新颁”则揭示了国家纸币(楮币)的流通中断,可能是由于财政困难或货币管理问题。
“只少材充制,非关上有悭”进一步解释了问题并非出在朝廷的吝啬,而是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应对,暗示了国家治理的艰难。接下来,“人情无用旧”反映了人心惶惶,人们对旧有的制度和解决方案失去信心,而“世事渐成艰”则强调了时局的日益严峻。
最后两句“陛下明如日,更张一铸山”寄予希望于皇帝的明智,如同太阳般照耀,期待他能进行重大改革,犹如改铸货币一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首诗以忧虑起,以期待收尾,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变革的期盼。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不知经此乱,犹及见吾亲。
归去嗟无路,淹留愧有身。
孤城闭白日,四野起黄尘。
我里今何似,区区欲问人。
每侍尊公侧,颜开白玉温。
相期成远器,何事作归魂。
舐犊能无泪,瞻乌尚有恩。
苍天不可问,端遣几人存。
卧病百馀日,拥衾山雨寒。
世人不我爱,之子独相看。
市药能盈裹,春蔬得满盘。
一闻此问讯,吾道愧艰难。
乱馀饥又甚,云散我庐空。
时运方如此,人心莫与同。
病身须一壑,天下付诸公。
为报平生友,途今处处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