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中的第十四首《积谷备荒》。诗中赞扬了古代周朝官制中重视储备粮食的做法,以及后世对于常平仓和义仓的设立。明朝时期,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储粮体系,并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法律。诗中特别提到了中丞(可能指的是地方官员)善于管理,即使年成歉收,也能确保民众不至于陷入贫困。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希望天下都能实行相同的救济政策,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一视同仁,体现出一种普遍的仁慈之心。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粮食储备和灾害预防的重视,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公平、仁爱社会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