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山的游历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超脱尘世、忘怀往昔的哲思。首句“树入天台石路新”,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图景,其中“新”字透露出春意盎然之感。接着,“云和草静迥无尘”,则是对山中宁静氛围的描绘,通过云和草的静谧与无尘的路面,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净境界。
诗人随后写道:“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这两句诗深含哲理。烟霞不辨是非,象征着对过去往昔之事的淡忘;而“水木空疑梦后身”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生与死的迷茫和质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通过对自然界声响的捕捉,如鸡鸣声伴随山下的明月,犬吠声回荡于洞中的生机,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两句“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则是诗人在游历中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迷茫,以及寻找归属感的心情。这里的“桃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之地,而“问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导师或智者的渴求,希望能得到解答和引导。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
不详
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
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佳人。
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
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愁。
皓月隔花追款别,瑞烟笼树省淹留。
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
将军溢价买吴钩,要与中原静寇雠。
试挂窗前惊电转,略抛床下怕泉流。
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擎鬼魅愁。
见说夜深星斗畔,等闲期尅月支头。
海风捲树冻岚消,忧国宁辞岭外遥。
自顾勤劳甘百战,不将功业负三朝。
剑澄黑水曾芟虎,箭劈黄云惯射雕。
代北天南尽成事,肯将心许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