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舞鬟》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者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轻盈的姿态与舞动的魅力。
“金波滟滟银河净”,开篇以“金波”形容月光如水般流动,与“银河净”相呼应,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明亮的夜景,为舞者的出场铺设了背景。接着,“灯月交相映”进一步渲染了舞台的氛围,灯光与月光交织,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璀璨夺目。
“鲜花一朵未曾开”,运用比喻手法,将舞者比作未绽放的花朵,暗示其美丽与纯洁,同时也预示着即将绽放的舞蹈将带来惊艳的效果。“不是小家偷嫁汝南来”,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既赞美了舞者不俗的气质,也暗含了对舞者技艺高超的肯定。
“细腰宫畔腰支软”,描绘了舞者在细腰宫(可能指宫廷)旁轻盈舞动的情景,强调了她动作的柔美与身体的协调性。“天际云舒卷”,则以动态的云彩比喻舞者的舞姿,展现出一种飘逸和自由的感觉。
最后,“绮筵方看柘枝休,为汝填词胜似锦缠头”,表达了舞者在绮丽的宴会上表演柘枝舞(一种古代舞蹈)的精彩瞬间,以及诗人对舞者技艺的赞赏之情。通过“填词”这一行为,不仅增添了艺术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对舞者才华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舞者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