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二)寒夜

人寂寂。一派暮愁天色。风剪轻寒落渐侧。

纸窗吹半黑。正对孤灯萧瑟。又听孤鸿嘹呖。

庭外黄花清露滴。泪痕依样湿。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谒金门·其二·寒夜》是尤侗所作,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寒夜场景。"人寂寂"开篇,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仿佛只有孤独的人影在默默承受着这份沉寂。"一派暮愁天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暗示着天空中弥漫的阴郁气氛。

"风剪轻寒落渐侧",通过"剪"字形象地描绘了寒风吹过,如同剪刀裁剪一般,将寒冷一点点洒落,营造出一种冷意侵人的感觉。"纸窗吹半黑"则写出窗户被风吹得半掩,室内光线昏暗,更显孤独与凄凉。

"正对孤灯萧瑟",孤灯摇曳,灯光昏黄,与室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萧瑟之感。"又听孤鸿嘹呖",孤鸿的叫声穿透夜空,更添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庭外黄花清露滴"以黄花和清露的细节,描绘出秋夜的凄清,露水滴落的声音仿佛敲击在诗人的心弦上。

最后,"泪痕依样湿"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伤,泪痕与露珠相映,既是环境的写照,也是词人情感的流露。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夜孤寂的画面,情感深沉,意境悲凉。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三)代和韦庄

休相忆。红叶不传消息。燕锁雕梁路未识。

旧巢难再觅。风捲杨花无力。浪打萍花无迹。

永巷夜台同寂寂。土花凝血碧。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四)题龚静照鹃红稿

鹃红稿。静照恰同清照。最是销魂新句好。

回身将梦抱。叵耐氤氲颠倒。彩凤教随乌鸟。

晓镜画眉添懊恼。红颜祈速老。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忆秦娥.感春

春来矣。春风细剪春林绮。春林绮。

梦随春住,情随春使。春妆含笑春衫泪。

春光活泼春心死。春心死。一番春恨,一番春喜。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滇海曲(其二)

碧鸡金马古梁州,铜柱铁桥天际头。

试问平滇功第一,逢人惟说颍川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