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再挽王长公二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三箧曾誇暗诵能,七车今代几同乘”,以“三箧”和“七车”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学问渊博、才华横溢的赞美。同时,“暗诵能”与“同乘”形成对比,既是对过去共同学习、探讨的回忆,也暗示了如今的分别与怀念。
颔联“金泥箓辩神仙窟,玉鉴文窥帝子陵”,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学识的赞誉,通过“金泥箓”和“玉鉴文”的比喻,展现了友人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如同探索神仙洞府和帝王陵墓一样,充满了神秘与敬仰。
颈联“海上专车无巨骨,山中着械有奇形”,则以“海上专车”和“山中着械”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独特个性和不凡才能的赞赏。这里的“无巨骨”和“有奇形”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不同于常人的特质,如同在大海中寻找稀有之物,或是在山中发现奇异之器。
尾联“干将一夜飞雷焕,服匿何年问陆沉”,引用了干将宝剑的传说,以及询问陆沉的典故,寓意深远。干将宝剑一夜之间发出雷鸣般的光芒,象征着友人的才华和影响力;而“服匿何年问陆沉”则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悼,以及对其遗志和未竟事业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学识、个性、才能及离世的哀思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