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诵经》。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沉浸于诵读经典之中的宁静与深邃体验。首句“坐厌尘累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接着,“脱躧味幽玄”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脱去尘世的羁绊,投身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领悟。
“静披笈中素,流味东华篇”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经典之中,如同品味着东方华美的篇章,心灵得到了滋养与升华。通过诵读经典,诗人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智慧的光芒。
“朝昏一俯仰,岁月如奔川”描绘了诗人每日早晚诵读的情景,时间在这样的专注与虔诚中悄然而逝,仿佛岁月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匆匆流逝。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也暗示了通过诵读经典,时间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世纷未云遣,仗此息诸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间的纷扰之中,但通过诵读经典,内心得以安宁,各种烦恼与杂念得以平息。这不仅是对个人心灵修养的追求,也是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寻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通过诵读经典,达到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的过程,充满了哲理与深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