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来京师(其一)

岂是逢时料,偏从陆海居。

田园更主后,儿女累人初。

四海谋生拙,千秋作计疏。

暂时联骨肉,邸舍结亲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移家来京师(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迁徙至京城后的复杂心情与生活境遇。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在陌生环境中的不确定感。

首句“岂是逢时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迁徙至京城这一决定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接着,“偏从陆海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京城作为交通枢纽和繁华之地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田园更主后,儿女累人初”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初到京城时因家庭责任而产生的压力。这里“主后”和“累人初”分别指代了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现在需要承担的家庭重担。

“四海谋生拙,千秋作计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和规划不足的问题。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求生存之道显得艰难,而长远的计划也显得不够周全。

最后,“暂时联骨肉,邸舍结亲庐”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同时也在京城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生活空间。这既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安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迁徙至京城后内心的波澜与思考,以及对新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移家来京师(其二)

全家如一叶,飘堕朔风前。

事竟同孤注,心还恋旧毡。

妻孥赁舂庑,鸡犬运租船。

差喜征帆好,相逢泽潞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移家来京师(其三)

长安居不易,莫遣北堂知。

亲讶头成雪,儿惊颔有髭。

乌金愁晚爨,白粲困朝糜。

莫恼啼鸦切,怜伊反哺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移家来京师(其五)

当代朱公叔,怜才第一人。

传经分讲席,傍舍结比邻。

桂玉资浮产,盘餐捐俸缗。

移家如可绘,差免作流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移家来京师(其六)

贫是吾家物,其如客里何。

单门馀我在,万事让人多。

心迹嗟霜梗,生涯办雨蓑。

五湖三亩志,经得几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