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移家来京师(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迁徙至京城后的复杂心情与生活境遇。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在陌生环境中的不确定感。
首句“岂是逢时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迁徙至京城这一决定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接着,“偏从陆海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京城作为交通枢纽和繁华之地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田园更主后,儿女累人初”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初到京城时因家庭责任而产生的压力。这里“主后”和“累人初”分别指代了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现在需要承担的家庭重担。
“四海谋生拙,千秋作计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和规划不足的问题。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求生存之道显得艰难,而长远的计划也显得不够周全。
最后,“暂时联骨肉,邸舍结亲庐”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同时也在京城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生活空间。这既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安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迁徙至京城后内心的波澜与思考,以及对新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