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
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高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两句,通过拜访完毕回归寺庙的场景,以及放松马匹、停止呼唤的声音,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回到自然界的宁静生活。这里的“拜表”指的是官员向皇帝呈递的奏章,“抵寺居”则显示出诗人归隐后的居所选择。
接着的“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两句,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紫衣和金带象征着官职和荣华,而“尽脱去”则意味着彻底摆脱这些世俗的束缚。“便是林间一野夫”表明诗人在抛弃了功名之后,选择了与自然为伴,成为了一位隐逸者。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归隐生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于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洛阳相望尽名园,墙外花胜墙里看。
手摘青梅共挼酒,何须一一具杯盘。
洛阳相识尽名流,骑马游胜下马游。
乘兴东西无不到,但逢青眼即淹留。
南园桃李近方栽,浇水未乾花已开。
山果野蔬随分有,交游不厌但频来。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