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李方叔挽词二首(其一)》,通过“广文流落坐才名”开篇,巧妙地将李方叔的才华与命运的落差展现出来,引出对李方叔才能被埋没的惋惜之情。接着,“世为长沙惜贾生”一句,以贾谊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李方叔的才华与遭遇的相似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李方叔的深切同情。
“明主爱才非忍弃,大钧播物岂能争”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李方叔才能被重视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即使明主爱才,也难以改变命运的安排。接下来,“空嗟抱艺频三黜,不待惊人试一鸣”则直接描绘了李方叔虽有才华却屡遭贬谪的命运,表达了对他的不公遭遇的深深遗憾。
最后,“赖有遗编照千古,贤于万户写铭旌”两句,诗人以李方叔的作品和精神品质作为永恒的纪念,赞美了他超越世俗的高尚品格,即使在世时遭遇不公,但其作品和精神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李方叔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