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叔兄藏脩阁息游观

中存外习即藏脩,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于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曾晰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内心深处藏着世俗的习气,清晨醒来也在这种修养中寻找乐趣。
要摒弃孟子所说的'三勿',更要深入研究孔子的'四于'之道。
颜回即使住在简陋的小巷,也能从中找到快乐,他不停地吟咏着风和雨。
这种领悟片刻也不能离开,我敢于阐明郑玄的观点,以此警示世人。

注释

中存外习:内心的世俗习气。
即藏脩:隐藏并修养。
夙寤晨兴:清晨醒来。
此息游:在这种修养中寻找乐趣。
孟轲三勿:孟子的‘毋意、毋必、毋固’(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己见)。
夫子四于:孔子的‘于人为忠,于己为信,于事为敬,于心为静’(对人忠诚,对自己守信,做事认真,内心平静)。
颜渊陋巷:颜回居住的简陋小巷。
乐何事:从中找到快乐的事情。
曾晰风雩咏不休:曾皙在风雨中不停吟咏。
斯须不容离:片刻不能离开的领悟。
郑义:郑玄的学说。
儆悠悠:警示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题南叔兄藏脩阁息游观》。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修养身心和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内心应保持纯洁,不受外界干扰,通过早起晚睡来静心修炼。他强调要摒弃孟子所说的“三勿”(勿视、勿听、勿言),并深入探究孔子的“四于”(于礼、于义、于仁、于信)的教诲。

诗人以颜渊在简陋环境中仍能自得其乐,曾皙在风雨中吟咏不止为例,倡导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他强调这种精神境界不能片刻分离,最后以提醒世人保持这种修养为结,表达出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于个人品行修养的极高要求。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洪崖安道人坟庵

当年过我两安君,白酒黄鸡话夕曛。

藜杖看山头拍背,褒衣论事齿穿龈。

平生大面三间屋,客死洪崖数尺坟。

身后更无锥可寄,忍看断雁泊孤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桃源图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

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

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

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袁追远亭(其一)

朱枣离离实已稀,白云閒傍陇头飞。

囝思郎罢那得见,父曰子行胡不归。

树静风号终莫待,桂芳椿老苦相违。

舍南舍北寻遗响,衰草寒烟夕照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袁追远亭(其二)

宝剑初期多击鲜,嗟嗟何及泪阑干。

美官孰与承颜乐,丰祀何如啜菽欢。

已矣亲容生死阔,要知好道始终难。

共惟出自期无忝,留作松楸久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