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夏夜宿流虹寺有感》由元末明初诗人周棐创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驰骛竟朝莫,似缘饥冻迫”描绘了诗人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仿佛被饥饿与寒冷所驱使,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紧迫感。接着,“如何百年间,区区为形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世俗中为外在形式所束缚的无奈。
“世途寡相知,腼颜徒自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即使在繁华的世途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只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尊严与体面。接下来,“所获既非宝,所丧良可惜”则反映了对物质追求与精神价值的反思,指出所获得的并非真正的财富,而失去的却令人惋惜。
“生理固草草,进退量我力”表明了对生命短暂与个人能力有限的认识,强调了在面对生活选择时应审慎考虑。最后,“岂乏希世荣,前车已当阨”提醒人们,尽管可能追求非凡的荣耀,但历史的教训已经警示了失败的可能性。整首诗以“流光急奔马,素业纷断织”收尾,形象地比喻时光飞逝,事业如织物般易断,表达了对时间与努力的珍惜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反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