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庵听泉

寺门亭午殊萧森,龙气所结云为阴。

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

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

文鱼五色岂灵种,我来拊槛观浮沈。

竹鞭穿地松插天,鳞甲隐现疑可寻。

溪风响答万籁合,不雨亦作苍龙吟。

此山石奇树尤古,惜少瀑布飞遥岑。

寺楼倚山山卧水,遂以众影为幽深。

筝琵平日厌繁会,风泉一听生道心。

诸天原是空明相,下界谁闻微妙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嵩梁的《龙泉庵听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寺门亭午殊萧森”,写出了正午时分寺庙周围环境的寂静与阴凉,仿佛龙气凝聚,云雾缭绕。接下来,“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暗示了泉水的源头深藏不露,潭水清澈见底,时间仿佛在此停滞。

诗中“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表达了对神灵降雨解除旱情的期盼,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力量。诗人观察到“文鱼五色”和“竹鞭穿地松插天”的景象,增添了神秘色彩,仿佛在寻找龙的踪迹。

“溪风响答万籁合,不雨亦作苍龙吟”描绘了风吹过竹林松涛,如同龙吟般动听,即使不下雨,也充满生机。接下来,诗人感叹山中瀑布虽少,但寺庙依山傍水的布局更显幽深。

最后两句“筝琵平日厌繁会,风泉一听生道心”表达了诗人从日常繁琐中抽身,倾听风泉的声音,内心产生了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对生命真谛的感悟。整首诗以听泉为线索,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7)

吴嵩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南雅画黑龙潭唐梅为望坡尚书作

崇安县古传红梅,清献手植花仍开。

滁州老梅尤可敬,醉翁此地曾觞咏。

唐梅种者知何人,俯视宋树皆耳孙。

黑龙潭深不可极,前九百载蟠其根。

繁苞怒坼大于盏,艳雪一照无黄昏。

沙壹浣絮荒江滨,古木曾现苍龙身。

梅乎夭矫亦龙化,五朝呵护当有神。

尚书昔秉中丞节,岁丰民和政无阙。

悬知此树即甘棠,争看穿花飞彩蝶。

学士奉使三年还,门墙桃李长追攀。

酒酣为公纵奇笔,万里春风回指间。

公谓此画世希有,乞君长句君许否。

要写平生铁石心,须凭拄地撑天手。

野人性僻耽冷花,见此肝肺生杈丫。

三千万树香九里,梦踏月明寻钓槎。

形式: 古风

山阳晚眺

天地萧森草木黄,寒山画堞半斜阳。

烧余鹿下新樵径,雪后雕盘古战场。

何处笛声悲向秀,昔年琴散绝嵇康。

英雄竖子纷纷尽,广武原头漫激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登仙鹤峰闻钟

三十六声钟,秋山一万重。

月明都化水,云气欲沈松。

群籁此时绝,独游谁与从。

仙人骖鹤去,手把玉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雨后

一犁新雨足,众绿共澄鲜。

野色低涵树,溪流乱入田。

泥香锄菜地,风定网鱼天。

更觅幽深处,科头听石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